ICG-D-(+)-Maltotriose是一种通过吲哚菁绿(ICG)共价修饰的麦芽三糖衍生物,其分子结构由三个D-葡萄糖单元通过α-1,4糖苷键连接,并在还原端偶联ICG荧光基团。该化合物兼具糖代谢特性与荧光标记功能,成为生物医学研究中的“双模态探针”。
物理特性
该化合物呈白色结晶粉末,无旋光性,易溶于水(溶解度达50 mg/mL),微溶于乙醇,难溶于乙醚。其熔点为132-135°C,沸点范围856.6-958.9°C,密度为1.8 g/cm3,折射率为1.651-1.676。ICG基团的引入赋予其近红外荧光特性,使其在活体成像中具备深层组织穿透能力。
ICG-D-(+)-Maltotriose 的合成通常涉及 ICG 与麦芽三糖的活性基团(如羟基)之间的化学反应。这种化学键合方式可能影响复合物的反应活性,使其在特定条件下(如酶解或化学水解)发生解离。
酶敏感性:麦芽三糖部分可能对特定酶(如淀粉酶、糖苷酶)敏感,在生物体内可能被酶解,从而影响复合物的稳定性和功能。
ICG-D-(+)-Maltotriose 的分子量由 ICG 和麦芽三糖的分子量共同决定,通常较大。其化学结构中包含 ICG 的荧光发色团和麦芽三糖的糖苷键。
电荷特性:ICG 通常带有负电荷,而麦芽三糖为中性糖,因此复合物的整体电荷特性可能取决于 ICG 的含量和修饰方式。
应用相关性质
靶向性:麦芽三糖的糖类结构可能赋予复合物特定的靶向性,例如与糖结合蛋白(如凝集素)的相互作用,从而在生物成像或药物递送中实现靶向定位。
代谢途径:在生物体内,ICG-D-(+)-Maltotriose 可能通过糖代谢途径被分解,ICG 部分可能通过肝脏代谢并经胆汁排出。
稳定性与储存条件
储存条件:为保持 ICG-D-(+)-Maltotriose 的化学和荧光稳定性,建议储存在避光、低温(如 -20°C)和干燥环境中,避免反复冻融。
pH 敏感性:ICG 的荧光强度可能受 pH 影响,因此在不同 pH 条件下使用时需注意其性能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