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PE-PEG-SS31同样由“锚-绳-钩”三级结构组成,却肩负不同使命。DSPE依旧是嵌入脂质膜的锚;PEG继续扮演空间延伸与屏蔽角色;而SS31肽段带有阳离子芳香侧链,能在电势驱动下与富含负电荷的细胞内能量转换器——线粒体的外膜形成瞬时亲和。
与SPRPRHTLRLSL的“外靶向”不同,SS31的“钩”更关注“内定位”。当DSPE-PEG-SS31修饰的囊泡被细胞摄取后,SS31可借助膜电位梯度,引导载体在胞内运输途中偏向线粒体富集区,从而为需要局部高浓度的活性分子提供“就近投放”的可能。PEG链的存在同样减少了溶酶体等非目标区室的误捕获,提高了有效递送效率。
该分子在常规缓冲液中可稳定数月,温和加热或短时超声不会引起显著解离;其肽段在强氧化环境中可发生构象变化,但PEG的柔性足以缓冲局部张力,保证整体膜结构完整。凭借简洁的合成路线和可放大的插膜工艺,DSPE-PEG-SS31已成为研究者探索亚细胞精确定位的常用“膜穿梭者”。
以上内容来自广州为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小编分享,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留言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