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把高分子比作乐高,PAsp-PCL-PEG就是一块自带“咔哒”声的三段式积木。最前端是聚天冬氨酸(PAsp),一条由氨基酸“纽扣”串成的亲水链,表面自带负电荷,像一条微微张开的魔术贴,既能抓住水分,又能在合适的酸碱度里“收放自如”。中间是聚己内酯(PCL),一段柔韧的疏水小臂,长度恰到好处,既提供足够的“骨架”支撑,又不会让整体变得僵硬。末端则接上聚乙二醇(PEG),一截中性、柔顺的“隐形刷毛”,在水溶液里悠哉摆动,把想靠近的杂质轻轻推开。
三段化学性格互补,却能在温和的搅拌或轻微超声中自发排成“疏水朝内、亲水朝外”的球形薄膜,像一群默契的浮水小荷叶。疏水核给“油溶性小客人”提供临时的避风港,亲水壳则让颗粒整体悬浮得安稳,不易黏连。更妙的是,PAsp链上的羧基像可拨动的开关:酸性环境里它们收拢,颗粒紧缩;弱碱性时舒展,壳层微孔放大,让包裹物“透气”而不失控。整个体系无需高温、有机助剂,仅靠水体和温和的离子强度就能完成组装与拆卸,为活性成分的稳态保存和按需释放提供了“随开随关”的物理逻辑。
由于PEG的“隐形”效应,颗粒在反复稀释或盐溶液中仍保持分散,减少团聚沉降;PCL的结晶微区则像内置的“慢回弹海绵”,让释放曲线平缓而持久。PAsp的肽键骨架还带来潜在的酶响应性,可在特定催化环境下温和断链,实现“材料自毁”与“内容物松绑”同步进行。于是,一块看似普通的“三段积木”,在纯水世界里演绎出可装载、可保护、可缓释、可降解的完整闭环,为功能分子提供了低干扰、低残留的温柔载体。
以上内容来自广州为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小编分享,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留言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