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胞表面有一类专门识别糖结构的“锁”,其中对甘露糖情有独钟的受体常在树突状细胞、巨噬细胞等“哨兵”身上高挂。DSPE-SS-PEG-Mannose 便是一把量身定做的钥匙:它的“钥匙柄”是两条饱和脂肪链,插入纳米载体外层后,像铆钉一样把整把钥匙铆在颗粒表面;“钥匙杆”是一段柔顺的PEG,长度经过经验性调节,既能屏蔽血浆蛋白的黏附,又避免空间位阻过大导致钥匙齿够不到锁孔;“钥匙齿”则是末端的一粒甘露糖,体积小巧却指向明确,能在复杂体液中精准寻靶。
钥匙与锁对接后,细胞通过自然“内吞”把整颗纳米颗粒请进“客厅”。此时细胞内还原水平远高于外环境,二硫键像易熔焊点瞬间断裂,钥匙齿与钥匙柄分离,PEG-甘露糖片段被留在胞内回收站,而原本被包裹的活性分子则因失去外层保护而快速释放。整个流程无需额外化学触发,仅靠“糖-锁”亲和与氧化还原差异,就完成了“识别-进门-卸货”的三步舞。研究者借此把抗原、佐剂或基因片段封装进同一颗粒,先在体外验证靶向效率,再于动物模型中观察免疫微环境变化,为疫苗递送、免疫调控等前沿场景提供了一种“指哪开哪”的温和策略。
以上内容来自广州为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小编分享,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留言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