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iotin-LPS的免疫原性源于其O-抗原的多样性,不同来源的LPS可诱导不同强度的免疫反应。例如,大肠杆菌O55:B5来源的Biotin-LPS在C57BL/6小鼠中可诱导Th1型免疫应答,而沙门氏菌来源产物则偏向Th2型反应。这种差异性为个性化疫苗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。
生物相容性优化方面,通过PEG修饰可降低Biotin-LPS的宿主排斥反应。实验表明,PEG-Biotin-LPS在静脉注射后的血液循环时间延长至24小时,而未修饰产物在1小时内即被清除。这种修饰策略为系统给药途径的开发提供了可能。
剂量依赖性毒性研究揭示,Biotin-LPS的安全浓度阈值为1μg/mL。在细胞实验中,高于此浓度会导致显著的细胞凋亡(凋亡率>30%)。动物实验进一步证实,500μg/kg的腹腔注射剂量可诱导小鼠败血症模型,而100μg/kg以下剂量则表现良好的耐受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