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PE-PEG-M6P 的名字听起来拗口,拆开却像搭积木:一条“锚”——DSPE,牢牢插进脂质体双分子层;一段“柔性链”——PEG,把锚延伸进周围液体;末端再挂一枚“六磷酸甘露糖名片”——M6P。三件套合作,把原本“沉默”的脂质体变成“会打招呼”的颗粒。
M6P 的特殊之处在于带负电的磷酸丛林,刚好能被某些细胞表面专门识别磷酸糖的受体“握手”。于是,脂质体不再被动漂流,而是像靠港的小船,优先停靠在富含这类受体的区域。PEG 的水衣则降低血浆蛋白吸附,让颗粒在抵达目标前保持“隐身”。
制备时,只需把少量 DSPE-PEG-M6P 混进常规脂质配方,它便会自发嵌入膜内,不改变原有粒径和电荷。温度、pH 稍有波动,锚依旧牢固,名片依旧朝外,显示良好的化学稳定性。
应用场景可自由想象:有人用它富集到溶酶体丰富的组织,有人借它阻断某些“快递路线”,还有人把它当“磁贴”,先捕获再释放内容物。只要目标区域高表达 M6P 受体,它就能像邮政编码一样完成定向递送,而无需额外开关或外力。
一句话,DSPE-PEG-M6P 给脂质体装上了“识别灯”,在复杂环境中先定位、再停留,让载体与目的地之间的对话更精准、更简洁。
以上内容来自广州为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小编分享,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留言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