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为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
全国咨询热线:18922492046
   
菜单 Close 公司首页 公司介绍 公司动态 产品展厅 证书荣誉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

DSPE-ICG丨为华科普丨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-吲哚菁绿/ICG-DSPE/磷脂-吲哚菁绿/磷脂修饰吲哚菁绿/ICG-磷脂

发表时间:2025-10-31


 

DSPE-ICG(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-吲哚菁绿)是一种结合磷脂双亲性与近红外荧光特性的功能分子,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与光调控领域。

理化性质

DSPE-ICG的磷脂端(DSPE)提供疏水性锚定位点,可嵌入脂质体或细胞膜;吲哚菁绿(ICG)为近红外荧光染料,最大吸收/发射波长位于780-800 nm区间,该波段光在生物组织中穿透深度大、背景荧光低,适合活体成像。分子整体呈深绿色粉末,水溶性受PEG链段调节,但ICG部分对光和热敏感,需避光、低温保存以防止荧光淬灭。

功能与应用

DSPE-ICG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成像与光调控的双重功能。作为荧光标记物,ICG的近红外特性使其可实时示踪纳米载体在体内的分布与代谢;同时,ICG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可产生热效应,实现光热转换。结合DSPE的脂质嵌入能力,DSPE-ICG可修饰于纳米颗粒表面,构建成像-治疗一体化平台。例如,在肿瘤研究中,负载DSPE-ICG的纳米粒可靶向聚集于病灶,通过荧光成像定位后,利用光热效应消融目标组织。

此外,DSPE-ICG的模块化设计支持多功能扩展。通过与磁性纳米颗粒复合,可开发磁靶向荧光探针;与温度响应性聚合物结合,可构建光热-温度双响应载体。其荧光稳定性亦可通过化学修饰(如硫醇化)进一步提升。

合成与优化

DSPE-ICG的合成通常采用点击化学或酰胺键连接法,将ICG的活性基团(如羧基、氨基)与DSPE-PEG的末端官能团反应。产物需通过高效液相色谱(HPLC)纯化,并通过荧光光谱(验证发射波长)及透射电镜(观察纳米结构)进行表征。储存时需控制温度与光照条件,以维持ICG的荧光活性。

以上内容来自广州为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小编分享,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留言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