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GD-PEG-ICG是一种由环肽cRGD、聚乙二醇(PEG)和近红外荧光染料吲哚菁绿(ICG)通过化学修饰形成的复合分子,其物理性质直接影响其生物医学应用效果。
光学特性:CRGD-PEG-ICG继承了ICG的近红外荧光性能,其最大激发波长约为785 nm,发射波长为821 nm。近红外光具有组织穿透性强、背景荧光干扰低的优点,适用于深层组织成像。此外,ICG的光热转换效率使其在808 nm激光照射下可产生局部热效应,为光热治疗提供理论基础。
溶解性与稳定性:该分子以绿色粉末形式存在,可溶于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,部分产品也可溶于DMSO或DMF。其稳定性依赖于储存条件,通常需在-20℃避光保存,以防止光降解和热降解。PEG链的引入显著提升了分子的水溶性及生物相容性,同时降低了非特异性吸附和免疫原性。
分子结构与靶向性:CRGD-PEG-ICG的分子量可通过PEG链长度调节,常见规格为PEG 1000至5000 Da。cRGD环肽通过特异性结合整合素αvβ3受体,实现对肿瘤新生血管及转移癌细胞的靶向富集。PEG链作为柔性连接臂,既保证了分子的柔韧性,又延长了其在血液循环中的半衰期。
表面特性与功能化潜力:该分子表面可进一步修饰活性基团(如NHS、MAL等),便于连接药物、纳米载体或其他功能分子。其两亲性结构使其能够嵌入脂质体或胶束体系,为构建多功能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提供了结构基础。
以上特性共同决定了CRGD-PEG-ICG在肿瘤靶向成像、光热治疗及药物递送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。